山东省藻类产业信息服务平台
山东省藻类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欢迎您! 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最新公告: ·   碳氮循环会议《中国(苏州)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将于4月14日在苏州与您相约!》   ·   名单公布!2022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结果揭晓!   ·   雨生红球藻及相关原料在我国的批准使用情况   ·   青岛微藻产业学会关于对《食用螺旋藻粉分级标准》团体标准制定立项的公告(青微藻字〔2023〕1号)   ·   中国藻业协会召开《螺旋藻养殖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审定会   ·   填补行业空白!农业行业标准《食用琼胶》正式获批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最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关于微囊藻毒素对摇蚊幼虫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日期: 2022-12-19     查看次数: 83

水体富营养化及全球气候变化双重胁迫下,全球范围内淡水生态系统中蓝藻水华暴发的频率呈上升加剧的趋势。其中,微囊藻水华尤为严重,易在夏季出现并在水面聚集。微囊藻在失去浮力后会下沉到沉积物-水界面,当细胞裂解时会释放大量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s)。然而,目前微囊藻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底栖动物优势种的潜在危害鲜有研究。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泊修复生态学学科组研究人员以苍白摇蚊 (Chironomus pallidivittatus)为研究对象,评价了微囊藻及其释放溶解态毒素MC-LR对摇蚊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与不产毒惠氏微囊藻相比,产毒铜绿微囊藻明显抑制幼虫累积羽化率和筑巢能力,同时幼虫运动能力(即运动距离和速度)和成虫干重也显著下降。

同时发现,铜绿微囊藻和惠氏微囊藻的混合喂养显著抑制了幼虫的运动能力,提高了幼虫的死亡率,这可能是两种微囊藻协同作用的结果(图1)。该研究证实了有毒的铜绿微囊藻对摇蚊幼虫的行为和生活史特征产生明显影响。

 


图1 产毒和不产毒的微囊藻对摇蚊幼虫的行为和生活史的影响

 

(2)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溶解态微囊藻毒素(MCLR)对底栖无脊椎动物摇蚊幼虫的急性与慢性毒性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图2-4)。

 

图2 MC-LR对C. pallidivittatus发育和生活史性状的影响:(a)湿重(mg;平均±SD),(b)体长(mm;平均±SD),(c)累计羽化率(%),(d)成虫干重(mg;平均±SD),(e)性别比例。星号表示显著性差异(P <0.05)

 

首先,在MC-LR较低浓度的暴露下,通过对C. pallidivittatus生活史性状、肠道菌群和转录组进行了分析,发现短期数十天内幼虫的体长和湿重明显降低(35.61%和21.92%,图2),幼虫羽化时间延长,肠内线粒体受损,氧化应激增强,脂质代谢紊乱,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别升高了32.44%和17.41%。

 

图3  (a) MC-LR影响幼虫肠道菌群科水平上的多样性。CK1-6和TA1-6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b)对照组和处理组的细菌属相对丰度差异显著(P<0.05)。(c)主坐标分析(PCoA)图

 

另外,也发现MC-LR改变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有利于致病菌和MC降解菌的生长(图3)。

 


图4  MC-LR胁迫下苍白摇蚊脂质积累、细胞凋亡和解毒的潜在机制的机理示意图

 

最后,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MC-LR胁迫下对照组与实验组有261个差异表达基因,MC-LR可通过刺激PPAR信号通路上调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和延伸引起摇蚊体内脂质积累,导致脂质代谢失调。此外,低浓度MC暴露诱导的解毒作用和抗氧化反应表明摇蚊幼虫具有潜在的MC-LR解毒能力(图4)。 

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了解有害蓝藻水华及其释放毒素对富营养化湖泊底栖动物优势种摇蚊幼虫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有助于加深底栖动物优势种的生态学意义的认识,为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上述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和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泊修复生态学学科组蔡圣何博士为该研究第一作者,吴幸强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中德国际合作项目(No.31870450, 42061134013)、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No. 2018373)等共同资助。

论文信息如下: 

  1. Cai, Shenghe, Yilin Shu, Cuicui Tian, Chunbo Wang, Tao Fang, Bangding Xiao, and Xingqiang Wu. "Effects of Chronic Exposure to Microcystin-Lr on Life-History Traits,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Transcriptomic Responses in Chironomus Pallidivittatu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823 (2022/06/01/ 2022): 153624.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2.153624. 

  2. Cai, Shenghe, Yunlu Jia, Oscar Omondi Donde, Zhi Wang, Junqian Zhang, Tao Fang, Bangding Xiao, and Xingqiang Wu. "Effects of Microcystin-Producing and Non-Microcystin-Producing Microcystis on the Behavior and Life History Traits of Chironomus Pallidivittat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87 (2021/10/15/ 2021): 117613. 

https://doi.org/10.1016/j.envpol.2021.117613. 

 本文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本文转载自中国海洋湖泽学会网http://csol.qdio.ac.cn/xhdtDetail.aspx?id=3321

 

山东省藻类产业信息服务平台
平台简介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隐私与安全   |    常见问题解答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地址: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邮 编:250100 鲁ICP备18034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