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藻类产业信息服务平台
山东省藻类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欢迎您! 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最新公告: ·   碳氮循环会议《中国(苏州)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将于4月14日在苏州与您相约!》   ·   名单公布!2022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结果揭晓!   ·   雨生红球藻及相关原料在我国的批准使用情况   ·   青岛微藻产业学会关于对《食用螺旋藻粉分级标准》团体标准制定立项的公告(青微藻字〔2023〕1号)   ·   中国藻业协会召开《螺旋藻养殖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审定会   ·   填补行业空白!农业行业标准《食用琼胶》正式获批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最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发现在我国近海形成大规模赤潮的球形棕囊藻为独立生态型
日期: 2022-12-19     查看次数: 135

球形棕囊藻是一种重要的有害藻华肇事种,在欧洲北海和东南海海域经常形成赤潮。1997年,我国东南沿海首次发生球形棕囊藻赤潮。之后,我国近海多次暴发球形棕囊藻形成的大规模赤潮,造成大量养殖生物死亡,威胁核电运行安全,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我国近海的球形棕囊藻赤潮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在赤潮过程中会形成厘米级大小的“巨囊”,直接影响其危害效应。但是,这一特征究竟是球形棕囊藻自身的生物学特性还是受到外在环境因子的影响并不清楚。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仁成课题组综合应用形态学、色素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我国近海的球形棕囊藻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团队针对球形棕囊藻构建了高分辨率的种下分子标记,将全球的球形棕囊藻分为4个基因型。研究发现,分离于我国南海的部分球形棕囊藻株系属于同一基因型,该基因型的藻株可以形成厘米级“巨囊”,且以19'-丁酰氧基岩藻黄素(19'-butanoyloxyfucoxanthin,but-fuco)作为特征色素,其生理生态特征明显有别于其它球形棕囊藻株系,是一个以“巨囊”为特征的独立生态型。尽管我国近海存在多种基因型的球形棕囊藻,但南海北部湾海域和广东沿海的球形棕囊藻赤潮主要由该生态型形成。2021年南黄海发生的球形棕囊藻赤潮也是由该生态型的球形棕囊藻形成。 

基于该生态型的遗传序列信息和特征色素组成,研究团队构建了 “巨囊”生态型球形棕囊藻的qPCR检测方法和特征色素分析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南海北部湾海域球形棕囊藻赤潮过程研究,揭示了北部湾海域球形棕囊藻赤潮的不同来源和发展过程。相关研究工作深化对全球球形棕囊藻种下多态性的认识,也为阐明我国近海球形棕囊藻赤潮发生机制、针对性开展赤潮监测和预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上述成果近期由张清春、王锦秀和牛壮等在 Harmful Algae、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Ecological Indicators 和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Methods 上发表。相关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球形棕囊藻的巨囊 (A)、典型株系色素色谱图 (B)和系统进化树 (C)

 

相关文章及链接: 

Zhang, Q.C., Chao Liu, C., Wang, J.X., Kong, F.Z., Niu, Z., Xiang, L., Yu, R.C.*, 2022. Intense blooms of Phaeocystis globosa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e caused by a unique "giant-colony" ecotype. Harmful Algae 114: 102227. https://doi.org/10.1016/j.hal.2022.102227 

Wang, J.X., Kong, F.Z.*, Geng, H.X., Zhang, Q.C., Yuan Y.Q., Yu, R.C.*, 2021. CHEMTAX analysis of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s revealed potential indicators for blooms of haptophyte Phaeocystis globosa. Ecological Indicators 131, 108177. 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21.108177 

Wang, J.X., Kong, F.Z.*, Geng, H.X., Zhao, Y., Guan, W.B., He, C., Kang, Z.J., Guo, W., Zhou, Z.X., Zhang, Q.C., Yu, R.C.*, 2021. Pigment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giant colony-forming haptophyte Phaeocystis globosa in the Beibu Gulf reveals blooms of different origins.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https://doi:10.1128/AEM.01654-21 

Niu, Z.#, Liu, C.#, Zhang Q.C.*, Wang, J.X., Kong, F.Z., Hu, X.K., Yu, R.C., 2021. Development of sensitive genotype-specific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Phaeocystis globosa in the South China Sea.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Methods. https://doi: 10.1002/lom3.10476 

本文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本文转载自中国海洋湖泽学会网http://csol.qdio.ac.cn/xhdtDetail.aspx?id=3259

 

山东省藻类产业信息服务平台
平台简介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隐私与安全   |    常见问题解答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地址: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邮 编:250100 鲁ICP备18034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