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藻类产业信息服务平台
山东省藻类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欢迎您! 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最新公告: ·   碳氮循环会议《中国(苏州)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将于4月14日在苏州与您相约!》   ·   名单公布!2022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结果揭晓!   ·   雨生红球藻及相关原料在我国的批准使用情况   ·   青岛微藻产业学会关于对《食用螺旋藻粉分级标准》团体标准制定立项的公告(青微藻字〔2023〕1号)   ·   中国藻业协会召开《螺旋藻养殖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审定会   ·   填补行业空白!农业行业标准《食用琼胶》正式获批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供需 > 高校院所
招聘!聘为事业编正高岗,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妥善解决住房!诚邀海外优秀青年学者依托中科院海洋所申报海外优青项目
日期: 2023-01-08     查看次数: 19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南海路园区航拍图

一、项目简介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3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诚邀海外优秀青年学者依托我所申报海外优青项目。

二、招聘学科与研究领域招聘学科和研究领域包括:海洋经济生物性状形成机制、海洋水产新品种培育、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利用绿色途径、中国近海生态系统演变机制解析与健康评估、中国近海重要生态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深海生物多样性决定机制、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印太交汇区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西太平洋地质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中国海碳源汇过程与固碳增汇策略、人工智能海洋学、海洋重大工程设施装备腐蚀防护安全、海洋环境跨圈层一体化观测监测技术

三、申请条件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31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33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21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项要求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3.申报时间项目申请截止日期为2023315日。

四、支持待遇

1.享受国家、中国科学院、山东省、青岛市、研究所等规定的科研启动经费和安居费;

2.聘为事业编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博士生导师,协助组建科研团队;

3.对标同领域、同层次人才收入水平,提供有相当竞争力的协议薪酬,科研与生活条件一事一议;

4.妥善解决住房问题,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

5.提供一流精准服务,由专业团队协助申报人才及科研项目、办理外籍人士工作许可、入境签证及居住许可等。

五、联系方式请有意向申报者于2023228日前将个人简历发至联系人邮箱,我所将有专人负责与您沟通具体事宜。

联系人:代鲁平邮  箱:dailuping@qdio.ac.cn  话:0086-532-82898635  址:山东省青岛市南海路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始建于195081日,是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是我国海洋科学的发源地。70多年来在我国海洋基础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工作,引领了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目前仍然是我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海洋研究机构之一。

 

 

研究所拥有实验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海洋环流与波动、海洋地质与环境、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5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以及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深海研究中心,建有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海洋生物制品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设有学会联合办公室、文献信息中心、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公共技术中心、海洋科学大数据中心、海洋观测网络管理中心、中科院海洋生物标本馆7个研究支撑单元。西海岸新区园区建有科考船岸基支撑平台,江苏南通建有中科院长江口生态站,青岛市古镇口核心区的新园区已经建成,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在园区开展集中教学。

 

 

研究所目前在册职工近9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80余人,集聚了一批高层次的具有重要影响力优秀人才,其中两院院士3人,国家人才计划项目获得者38人,博士生生导师116人,在读研究生700余人,在站博士后200余人。设有一级博士学位点3个,二级博士学位点9个,硕士学位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点2个和海洋科学、水产2个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所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建所70多年来,海洋所在我国海洋科技主要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中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贡献,取得1900余项科研成果,共发表论文140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6400余篇),出版专著28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1700余件。研究所高质量建设运行中科院海洋科考船队,形成全海域可达、全海深探测、全要素获取、全链条保障的综合探测体系;系统构建空天海地一体化观测网络,建设15米地面卫星接收系统,在西太平洋建成20套潜标组成的国际上最大规模的科学观测网,组成“四站四网”协同观测体系;不断完善面向海洋样品全基质的系统测试平台,涵盖水体、沉积物、岩石、生物体,形成“南北双核,五地七所”的共享体系;建设海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汇聚海洋卫星遥感、航次调查、浮潜标和数值模拟等多源数据资源,建设数据库和数据共享交换门户系统,开展人工智能模型训练,融合大数据技术,开发绿潮、风暴潮、溢油监测预警数据产品。近年来,海洋所围绕“海洋强国”及“一带一路”,积极致力于深海技术装备研发、深海研究体系建设及深海极端环境与战略性资源探索的先导性研究。以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为代表的科考船队,承担了一系列重要的海洋科学考察航次任务,获取了一大批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深海探测技术及科学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使我国有能力真正走向深海大洋。同时,依托从近海到深海,从南海到西太平洋再到印度洋的科学考察研究,海洋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未来,海洋所将继续围绕“海洋强国”战略目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以及对中科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要求以及中科院党组决策部署,牢记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坚守“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初心和使命,把服务国家战略、国家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海洋领域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根本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真正肩负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历史担当和时代担当,为早日实现海洋强国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详细情况请查询我所网页http://www.qdio.cas.cn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待您的加入!

本文转载自海洋知圈微信公众号

 

山东省藻类产业信息服务平台
平台简介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隐私与安全   |    常见问题解答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地址: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邮 编:250100 鲁ICP备18034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