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名称: |
名称: |
多环环沟藻 |
学名: |
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 |
分类地位: |
门: |
甲藻门 |
纲: |
|
目: |
裸甲藻目 |
科: |
裸甲藻科 |
属: |
环沟藻属 |
经济藻类: |
普通藻类 |
分布水域类型: |
海水 |
分布区域: |
本种为世界广布种,常见于暖温带和热带水域。国外最初发现于葡萄牙南岸,美国大西洋一侧的Barnegat湾曾发生本种引发的赤潮。本种为日本中、西部近岸水域的常见种,并在九州西岸和熊野滩近岸水域经常引发赤潮,使养殖业深受其害。在中国发现于珠江口海域,并在桂山岛近海的赤潮中出现。本种为有毒赤潮生物,能使鱼致死。 |
生长环境: |
|
形态特征 |
藻体颜色: |
|
形态特征/品种特性 |
藻体有游泳单细胞和链状群体两种形态。游泳单细胞为椭球形,细胞长径为30-40μm,短径为20-30μm。横沟深,左旋,绕细胞1.8-1.9周,其始端和末端离细胞顶端分别为细胞长度的1/4和9/10,横沟位移约为细胞氏度的3/5;纵沟窄,起于横沟的始端,在横沟的下方随横沟绕细胞一周后至细胞腹面右侧急峰,与横沟末端会合后继续下行至细胞底端。细胞底端不对称,腹面观右侧较左侧稍窄,并向下略突出。横沟的旋转方式在个体问略存在差异,如果横沟与纵沟在下壳的会合处接近贯顶轴的中央,细胞底端的不对称性就变得不明显。顶沟起于横沟的上壳,向上经细胞右侧绕过顶端直至背面。链,状群体的细胞数一般少于8个,但偶尔可见16个。 |
功能特性 |
主要用途: |
|
繁殖习性 |
生殖方式: |
|
生活史: |
|
图片: |
无图片
|
资料来源: |
《海藻学》主编:钱树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 |